wài
外
jǔ
举
bù
不
qì
弃
chóu
仇
nèi
内
jǔ
举
bù
不
shī
失
qīn
亲
wài jǔ bù qì chóu,nèi jǔ bù shī qīn
一般成语
abcd
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
举:推荐;弃:丢弃;失:失掉;亲:亲属。推荐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遗弃,即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遗漏。形容办事公正。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
外wài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表。
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人。~乡。
3.指外国:对~贸易。~侨。
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加。~号。
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祖母。~甥。~孙。
举jǔ
1.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兴起;起:~义。~兵。~火。
4.生(孩子):~一男。
5.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举人的简称:中~。武~。
7.提出:列~。~一反三。~个例子。
8.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世。
9.姓。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弃qì
1.放弃;扔掉:抛~。舍~。遗~。~权。~之可惜。
2.姓。
仇chóuqiú
[chóu]
1.仇敌:疾恶如~。同~敌忾。
2.仇恨:结~。血泪~。他们两家有~。
[qiú]
姓。
内nèinà
[nèi]
1.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涵。
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
3.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nà]
古同“纳”,收入;接受。
举jǔ
1.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兴起;起:~义。~兵。~火。
4.生(孩子):~一男。
5.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举人的简称:中~。武~。
7.提出:列~。~一反三。~个例子。
8.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世。
9.姓。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失shī
1.丢掉:遗~。丧~。
2.找不着:迷~路径。
3.违背:~信。~约。
4.没有把握住:~手。~足。
5.没有达到目的:~意。~望。
6.改变常态:~色。~神。
7.错误:过~。千虑一~。
亲qīnqìng
[qīn]
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2.婚姻:~事。
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5.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6.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qìng]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