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i
外
jǔ
举
bù
不
bì
避
chóu
仇
nèi
内
jǔ
举
bù
不
bì
避
zǐ
子
wài jǔ bù bì chóu,nèi jǔ bù bì zǐ
一般成语
abcd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
举:推荐;避:避开;失:失掉;亲:亲属。推荐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不遗弃,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遗漏。形容办事公正。
《吕氏春秋·去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外wài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表。
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人。~乡。
3.指外国:对~贸易。~侨。
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加。~号。
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祖母。~甥。~孙。
举jǔ
1.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兴起;起:~义。~兵。~火。
4.生(孩子):~一男。
5.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举人的简称:中~。武~。
7.提出:列~。~一反三。~个例子。
8.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世。
9.姓。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避bì
1.躲开;回避:退~。~而不谈。~一会儿雨。
2.防止:~孕。~雷针。
仇chóuqiú
[chóu]
1.仇敌:疾恶如~。同~敌忾。
2.仇恨:结~。血泪~。他们两家有~。
[qiú]
姓。
内nèinà
[nèi]
1.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涵。
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
3.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nà]
古同“纳”,收入;接受。
举jǔ
1.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兴起;起:~义。~兵。~火。
4.生(孩子):~一男。
5.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举人的简称:中~。武~。
7.提出:列~。~一反三。~个例子。
8.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世。
9.姓。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避bì
1.躲开;回避:退~。~而不谈。~一会儿雨。
2.防止:~孕。~雷针。
子zǐ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3.动物的卵:鱼~。蚕~。
4.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棋~儿。
6.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