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失
shēng
声
tòng
痛
kū
哭
shī shēng tòng kū
一般成语
abcd
失聲痛哭
因为过度悲痛而痛哭。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觉失声痛哭。"
众百姓见到此碑,想起他生平的好处,往往失声痛哭,因此这碑称为“堕泪碑”。 金庸《神雕侠侣》第三十五回
失shī
1.丢掉:遗~。丧~。
2.找不着:迷~路径。
3.违背:~信。~约。
4.没有把握住:~手。~足。
5.没有达到目的:~意。~望。
6.改变常态:~色。~神。
7.错误:过~。千虑一~。
声shēng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大~。
2.说话;语言:不~不响。呼~。
3.宣布;陈述:~明。~讨。
4.名誉:~望。名~。
5.声母:~韵。双~。
6.声调:第一~。去~。
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
痛tòng
1.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肚子~。伤口很~。
2.悲伤:悲~。哀~。
3.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击。~骂。~歼。~饮。~下决心。
哭kū
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诉。放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