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tóu

gài

nǎo

劈头盖脑

劈头盖脑意思

  • 解释:

    劈:正对着,冲着;盖:压。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来势很猛,不容躲避。

  •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头劈脸便打。"

  • 示例:

    雨呀,劈头盖脑地浇下来,顺脖子灌下去。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

劈头盖脑成语造句

  • 1、我正疑惑,手机忽然鸣响,妹妹打来电话,劈头盖脑一顿数落:“哥,你搞什么嘛,怎么买个方月饼给老爸,难不成你那的月亮是方的……”。
  • 2、只是这个东城休慌里慌张的,未免太沉不住气了,实在是有失东城氏族的体面,于是便劈头盖脑的呵斥道:“有什么事就好好说,看看你,这样慌里慌张的像个什么样子!”。
  • 3、那场车祸发生时,他的车被劈头盖脑地撞上了,所有的玻璃碎片都飞进了他的脸上,鲜血立刻染红了他的白衬衫。
  • 4、在父母离婚的那一刻,她无法承受那劈头盖脑的打击,心脏仿佛被一把尖锐的刀顶在了喉咙。
  • 5、面对经济危机,公司里的每个员工都被劈头盖脑般的裁员通知击中,无尽的不安和担忧让他们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恐慌。
  • [查看详情]

成语劈头盖脑单字解释

  • 读音:pīpǐ

    劈pīpǐ

    [pī]
    1.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木柴。~成两半。~风斩浪。

    2.(木头等)裂开:板子~了。钢笔尖写~了。

    3.(嗓音)变得嘶哑:他喊了半天,声音都快~了。

    4.正对着;冲着(人的头、脸、胸部):~头。~脸。

    5.雷电毁坏或击毙:老树让雷~了。

    6.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剖面呈三角形,如楔子和刀、斧等的刃儿就属于这一类。

    [pǐ]
    1.分开;分:~成三股。

    2.分裂;使离开原物体:~莴苣叶。

    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 读音:tóutou

    头tóutou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读音:gàihé

    盖gàihé

    [gài]
    1.有遮蔽作用的东西:~子。锅~。瓶~。膝~。天灵~。

    2.伞:雨~。

    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遮~。掩~。~浇饭。

    4.压倒,超过:~世无双。

    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

    6.用印,打上:~章。~戳子。

    7.造(房子):~楼。翻~。

    8.方言虚词(a.发语词,如“~闻”;b.表大概如此,如“~近之矣”;c.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未学也”)。

    [gě]
    1.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姓。盖[盖,读音作gě(ㄍㄜˇ)、亦可读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

    [hé]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 读音:nǎo

    脑nǎo

    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

    2.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

    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

    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