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劈字的四字词语(包含劈字的成语_包含劈字的四字词语):劈丢扑冬,分星劈两,分钗劈凤,分风劈流,劈两分星,劈劈啪啪,劈天盖地,劈头劈脑,劈头劈脸,劈头盖脸,劈空扳害,劈荆斩棘,劈里啪啦,劈风斩浪,势如劈竹,天打雷劈,条解支劈,肌劈理解,分居异劈,劈丢扑搭,劈丢扑鼕,劈哩叭啦,痰宫劈历,劈里巴拉,劈劈拍拍,劈嗒拍嗒,劈头带脸,劈头盖脑,劈哩啪啦,劈溜扑剌,劈里叭拉,劈破面皮,劈留扑碌。
1、劈丢扑冬 pī diū pū dōng
释义:劈丢扑冬 象声词。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折:“将他来难移难动,没歇没空,廝推廝拥,劈丢扑鼕,水心里打沐桶。”
2、分星劈两 fēn xīng pī liǎng
释义:分星劈两 详细分说。
出处: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
3、分钗劈凤 fēn chāi pī fèng
释义:分钗劈凤 见“分钗断带”。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刘王氏》:“[县令]乃赋一诗刻诸墓上云:‘分钗劈凤已联年,就义何妨晚慨愆。’”
4、分风劈流 fēn fēng pǐ liú
释义:分风劈流 比喻说话干脆而有力量。
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2回:“燕公真爽快,真是分风劈流的话,我们就算决定了。”
5、劈两分星 pǐ liǎng fēn xīng
释义:劈两分星 劈:分开;星:秤杆上的小点子。指过分计较微薄小利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那时昧己瞒心,劈两分星,细切薄批。”
6、劈劈啪啪 pī pī pā pā
释义:劈劈啪啪 形容爆裂、拍打的声音
出处:林海音《城南旧事》:“雨声那样大,劈劈啪啪地打落在砖地上,地上的雨水越来越多了。”
7、劈天盖地 pī tiān gài dì
释义:劈天盖地 划破天空,笼罩着大地,形容声势浩大
8、劈头劈脑 pī tóu pī nǎo
释义:劈头劈脑 正对着头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9、劈头劈脸 pī tóu pī liǎn
释义:劈头劈脸 劈:正对着,冲着。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来势很猛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金二员外来亲近他时,被他劈头劈脸,抓有几个血痕。”
10、劈头盖脸 pī tóu gài liǎn
释义:劈头盖脸 劈:正对着;冲着;盖:蒙;压下来。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形容来势凶猛;不容躲避。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晃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11、劈空扳害 pī kōng pān hài
释义:劈空扳害 劈空:什么都没有;扳:通“攀”,牵扯。毫无根据地栽赃陷害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与众人不曾识面,不知何人仇恨,指使劈空扳害。”
12、劈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 jí
释义:劈荆斩棘 ①砍伐荆棘。②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出处: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你可曾望到啊,灯光下:好像举起南泥湾劈荆斩棘的镢头?”
13、劈里啪啦 pī lǐ pā lā
释义:劈里啪啦 象声词,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一支盒子枪抢先从窗眼里打着斤斗蹦出来,紧接着劈里啪啦,一支支大枪扔了一地。”
14、劈风斩浪 pī fēng zhǎn làng
释义:劈风斩浪 冲破风浪。
出处:《人民日报》1976.6.25:“在西沙保卫战中,一批刚刚穿上海军服的青年战士,驾着战舰,劈风斩浪,无所畏惧地同敌舰格斗,为保卫祖国的宝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5、势如劈竹 shì rú pī zhú
释义:势如劈竹 见“势如破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回:“曹操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
16、天打雷劈 tiān dǎ léi pī
释义:天打雷劈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17、条解支劈 tiáo jiě zhī pī
释义:条解支劈 谓细致部析。
出处:清·恽敬《舅氏清如先生墓志铭》:“读书条解支劈,凿虚蹑空,旁扶曲导,必窥意理之所至。”
18、肌劈理解 jī pī lǐ jiě
释义:肌劈理解 比喻立论精辟,析义详实
出处:清 钱谦益《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圣贤之微言大义,纲举目张,肌劈理解,权衡尺度,凿凿乎指定于胸中。”
19、分居异劈 fēn jū yì pī
释义:分居异劈 居:居住;劈:劈柴。分开居住,分别劈柴。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20、劈丢扑搭 pī diū pū dā
释义:劈丢扑搭 象声词。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眼脑又剔抽秃揣的慌,口角又劈丢扑搭的喷。”
21、劈丢扑鼕 pī diū pū dōng
释义:劈丢扑鼕 象声词。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折:“将他来难移难动,没歇没空,廝推廝拥,劈丢扑鼕,水心里打沐桶。”
22、劈哩叭啦 pī lǐ bā lā
释义:劈哩叭啦 象声词。 叶文玲 《篱下》:“ 雅雅 火气冲天地边喊边叫,‘叭’的一声关了煤气,又劈哩叭啦的把门和窗子都打开了。”
23、痰宫劈历 tán gōng pī lì
释义:痰宫劈历 中药半夏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痰宫劈歷,半夏。”
24、劈里巴拉 pī lǐ bā lā
释义:劈里巴拉 象声词。 管桦 《烙饼》:“放机关枪一般劈里巴拉的算盘声里,人们计算了春耕、水利化,集肥的进度。”
25、劈劈拍拍 pī pī pāi pāi
释义:劈劈拍拍 亦作“ 劈劈啪啪 ”。象声词。爆裂、拍打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两个差人来,拖了就走,到得堂上,不由分説的,劈劈拍拍打了一百板。”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焚化纸锭元宝,奠了酒,那爆竹的声音劈劈拍拍的好不响亮。” 林建征
26、劈嗒拍嗒 pī dā pāi dā
释义:劈嗒拍嗒 象声词。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祥子 ﹞虽然汗珠劈嗒拍嗒的往下落,他还觉得自己不干净--心中那点污秽仿佛永远也洗不掉。”
27、劈头带脸 pī tóu dài liǎn
释义:劈头带脸 同“ 劈头劈脸 ”。 梁斌 《红旗谱》十二:“他一听就蹦了,把 老套子 的话劈头带脸盖过来,呲打得 冯贵堂 鼻子气儿不得出。”
28、劈头盖脑 pī tóu gài nǎo
释义:劈头盖脑 劈:正对着,冲着;盖:压。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来势很猛,不容躲避。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头劈脸便打。"
29、劈哩啪啦 pī lǐ pā lā
释义:劈哩啪啦 象声词。 欧阳予倩 《孔雀东南飞》第七场:“我母亲就常常骂我,说我讲起话来劈里啪啦好象打算盘。”《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脑袋里嗡嗡地,尽是大会场上劈哩啪啦的掌声。”
30、劈溜扑剌 pī liū pū là
释义:劈溜扑剌 象声词。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我也是个傻弟子孩儿,又不曾吃个,怎么两片口里劈溜扑剌的。”
31、劈里叭拉 pī lǐ bā lā
释义:劈里叭拉 象声词。《花城》1981年第4期:“劈里叭拉几鞭子,老乞丐拦着小乞丐,缩进墙角下,抱成一个小团团。”
32、劈破面皮 pī pò miàn pí
释义:劈破面皮 谓不讲情面。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四折:“谁承望老龙王劈破面皮,其实驱逼的我无存济。” 元 顾均泽 《愿成双·忆别》套曲:“到中秋左右还相会,见他时劈破面皮。”
33、劈留扑碌 pī liú pū lù
释义:劈留扑碌 象声词。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諕的你劈留扑碌走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