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páng

jìng

旁蹊曲径

旁蹊曲径意思

  • 解释:

    大道旁边狭小而弯曲的路径。比喻不正当的途径。

  • 出处:

    宋·魏了翁《故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赠少保陈公神道碑》:"人才所以立国,今旁蹊曲径,幸门四辟;言路所以通下情,今媕阿循嘿,囊括不言。"

  • 示例:

    读书当从六经,而后史汉,而后韩欧诸大家,浸灌之久,由是而发为诗文,始为正路,舍是则旁蹊曲径矣。 清·黄宗羲《高旦中墓志铭》

成语旁蹊曲径单字解释

  • 读音:pángbàng

    旁pángbàng

    [páng]
    1.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

    2.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

    3.广,广泛:~征博引。

    4.邪、偏:~门左道。

    5.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bàng]
    古同“傍”,靠。


  • 读音:qīxī

    蹊qīxī

    [qī]
    〔蹊跷〕也说跷蹊。奇怪可疑。

    [xī]
    小路。


  • 读音:qūqǔ

    曲qūqǔ

    [qǔ]
    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2.(~儿)歌曲:~调。戏~。小~儿。高歌一~。

    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

    [qū]
    1.弯曲(跟“直”相对):~线。~尺。弯腰~背。山回水~。~径通幽。

    2.使弯曲:~肱而枕(肱:胳膊)。~突徙薪。

    3.弯曲的地方:河~。

    4.不公正;无理:是非~直。

    5.姓。

    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 读音:jìng

    径jìng

    1.小路:曲~。山~。

    2.喻指达到目的的途径、方法:捷~。门~。

    3.副词。直接地:~行办理。

    4.直径:口~。半~。

    5.古又同“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