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páng

zhēng

yǐn

旁征博引

旁征博引意思

  • 解释: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出处:

    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 语法:

    旁征博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

  • 示例:

    宝钗妙玉则从徐说,旁征博引,用罚甚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清之人情小说》)

  • 近义词:

    旁求博考

  • 反义词:

    理屈词穷

旁征博引成语造句

  • 1、故骂人时可以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而海阔天空,却又周密详尽,将上下古今3000年,金章玉句,谈得头头是道。
  • 2、这位教授在上课时,常旁征博引,出口成章,深受好评。
  • 3、此书现今最为流行的本子是中华书局于一九七四年出版的由王仲荦先生手自点校的标点本,该书旁征博引,考订精密。
  • 4、只看了几段就被吸引住了,这是我从未见过的一种历史写作方式,作者恣肆无忌、旁征博引的注释似乎比胡适正经八百的回忆更有趣。
  • 5、在学术报告会上,他旁征博引,博得了听众们的好评。
  • [查看详情]

成语旁征博引单字解释

  • 读音:pángbàng

    旁pángbàng

    [páng]
    1.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

    2.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

    3.广,广泛:~征博引。

    4.邪、偏:~门左道。

    5.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bàng]
    古同“傍”,靠。


  • 读音:zhēng

    征zhēng

    1.走远路(多指军队):~途。长~。

    2.征讨:出~。南~北战。

    3.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兵。应~入伍。

    4.征收:~税。

    5.征用:~地。

    6.征求:~稿。~文。

    7.证明;证验:文献足~。信而有~。有实物可~。

    8.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候。象~。特~。“徵”


  • 读音:bó

    博bó

    1.(量)多;丰富:渊~。地大物~。~而不精。

    2.通晓:~古通今。

    3.大:宽衣~带。

    4.姓。

    5.博取;取得:聊~一笑。以~欢心。

    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徒。~局。


  • 读音:yǐn

    引yǐn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与旁征博引相关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