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语气不好的形容词(形容说话语气很差的成语):上气不接下气,不着边际,不识高低,井井有条,出口伤人,南蛮鴃舌,唯唯诺诺,四平八稳,声如洪钟,声色俱厉,头头是道,夹七夹八,心拙口夯,恰如其分,恶语伤人,悬河泻水,慢条斯理,拐弯抹角,搔到痒处,旁征博引,望风承旨,淡而无味,滴水不漏,潜移默化,灵牙利齿,盛气凌人,窃窃私语,结结巴巴,缄口结舌,蛮不讲理,血口喷人,金人三缄,钝口拙腮,闲言碎语,隐约其词,面面相觑,项庄舞剑,默而识之,虚废词说,上篇上论。
- 1、上气不接下气 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 - 释义:上气不接下气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 2、不着边际 bù zhuó biān jì - 释义:不着边际 着:接触;挨上;边际:边缘;界限。挨不着边儿。原指无所依靠。现多形容言论空话;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不切主旨。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 
- 3、不识高低 bù shí gāo dī - 释义:不识高低 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 4、井井有条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释义:井井有条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 出处: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5、出口伤人 chū kǒu shāng rén - 释义:出口伤人 指用恶言恶语辱骂别人。 -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赵公明大怒:‘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伤人,欺吾太甚!” 
- 6、南蛮鴃舌 nán mán jué shé - 释义:南蛮鴃舌 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 7、唯唯诺诺 wéi wéi nuò nuò - 释义:唯唯诺诺 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 8、四平八稳 sì píng bā wěn - 释义:四平八稳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 9、声如洪钟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 释义:声如洪钟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 10、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 释义:声色俱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 出处:《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 11、头头是道 tóu tóu shì dào - 释义:头头是道 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 出处:《续传灯录 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 12、夹七夹八 jiā qī jiā bā - 释义:夹七夹八 指说话东拉西扯,混杂不清。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朱世远原有怕婆之病,凭他夹七夹八,自骂自止,并不敢开言。” 
- 13、心拙口夯 xīn zhuō kǒu bèn - 释义:心拙口夯 心思笨,又不善于说话。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着人说呢!” 
- 14、恰如其分 qià rú qí fèn - 释义:恰如其分 恰:恰好;分:分寸。合适的界限。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 15、恶语伤人 è yǔ shāng rén - 释义:恶语伤人 恶语:无礼中伤一类的口语。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 -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 16、悬河泻水 xuán hé xiè shuǐ - 释义:悬河泻水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 出处:《晋书 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 17、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 释义: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 18、拐弯抹角 guǎi wān mò jiǎo - 释义:拐弯抹角 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地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接了当。 - 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 19、搔到痒处 sāo dào yǎng chù - 释义:搔到痒处 比喻说话说到点子上。 - 出处: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 20、旁征博引 páng zhēng bó yǐn - 释义: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 21、望风承旨 wàng fēng chéng zhǐ - 释义:望风承旨 见“望风希指”。 - 出处:《晋书·石崇传》:“骏戚属尊重,权势赫奕。内外有司,望风承旨。” 
- 22、淡而无味 dàn ér wú wèi - 释义:淡而无味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 23、滴水不漏 dī shuǐ bù lòu - 释义:滴水不漏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 24、潜移默化 qián yí mò huà - 释义:潜移默化 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25、灵牙利齿 líng yá lì chǐ - 释义:灵牙利齿 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 出处:康濯《水滴石穿》第三章:“而这种种心情,竟又使得她这个灵牙利齿忽然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 26、盛气凌人 shèng qì líng rén - 释义:盛气凌人 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 出处:清 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 27、窃窃私语 qiè qiè sī yǔ - 释义:窃窃私语 私:私下;背地里。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 - 出处: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 28、结结巴巴 jiē jiē bā bā - 释义:结结巴巴 说话吞吞吐吐、疙疙瘩瘩。 -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 29、缄口结舌 jiān kǒu jié shé - 释义:缄口结舌 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 出处:明 张煌言《上延平王书》:“而所为若是,则其将何所依倚,故不敢缄口结舌,坐观胜败。” 
- 30、蛮不讲理 mán bù jiǎng lǐ - 释义:蛮不讲理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 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 31、血口喷人 xuè kǒu pēn rén - 释义:血口喷人 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或辱骂别人。 - 出处:宋 僧晓莹《罗湖野录》:“含血喷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 
- 32、金人三缄 jīn rén sān jiān - 释义:金人三缄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 出处:《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33、钝口拙腮 dùn kǒu zhuō sāi - 释义:钝口拙腮 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0回:“好妹妹,我是钝口拙腮,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 
- 34、闲言碎语 xián yán suì yǔ - 释义:闲言碎语 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②与正事无关的话。 - 出处: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 35、隐约其词 yǐn yuē qí cí - 释义:隐约其词 指语意隐晦不明或说话躲躲闪闪。亦作“隐约其辞”。 -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刁迈彭隐约其词,似乎嫌张太太一个钱不肯放松,这事总不会了。” 
- 36、面面相觑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释义:面面相觑 面面:脸对着脸;相:互相;觑: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着。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六卷:“僧问:‘如何是大疑府人?’师曰:‘毕钵岩中面面相觑。’” 
- 37、项庄舞剑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 释义:项庄舞剑 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出处:清·刘坤一《致张香涛书》:“[定兴]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淮山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项庄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 38、默而识之 mò ér shí zhī - 释义:默而识之 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39、虚废词说 xū fèi cí shuō - 释义:虚废词说 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虚废词说。" 
- 40、上篇上论 shàng piān shàng lùn - 释义:上篇上论 指说话引经据典,有根据。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老祖宗说句话儿都是上篇上论的,怎么怨得有这么大福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