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shān

méng

jīng

被苫蒙荆

被苫蒙荆意思

  • 解释:

    被:披;苫:用草做成的垫;蒙:冒着。披着草苫子,顶着用荆棘编的器物。形容受尽艰辛,吃尽劳苦

  •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乃吾祖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 语法:

    被苫蒙荆作谓语、定语、宾语;

成语被苫蒙荆单字解释

  • 读音:bèipī

    被bèipī

    [bèi]
    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

    2.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3.遭遇,遭受:~灾。~难(nàn)。

    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老板)辞退了。

    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动。~告。~批评。~剥削。

    [pī]
    古同“披”,覆盖。


  • 读音:shānshàn

    苫shānshàn

    [shān]
    1.用草做成的盖东西或垫东西的器物:草~子。

    2.姓。

    [shàn]
    用席、布等遮盖:要下雨了,快把场里的麦子~上。


  • 读音:mēngméng

    蒙mēngméng

    [méng]
    1.蒙昧:启~。

    2.遮盖:~上头巾。

    3.承受;遭受:承~指教。~难。

    4.形容雨点细小:~~细雨。

    5.忠厚的样子。

    6.“蒙眬”的“蒙”。

    [mēng]
    1.欺哄:休想~人。

    2.随便胡猜:瞎~。

    3.昏迷:头发(fā)~。

    [měng]
    蒙古族。


  • 读音:jīng

    荆jīng

    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

    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请罪。

    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