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荆
jí
棘
cóng
丛
lǐ
里
jīng jí cóng lǐ
一般成语
abcd
荊棘叢里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比喻境遇恶劣,坏人很多的地方。
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荆棘丛里难容凤,沧海波心好变龙。"
望远镜的视界内,只见元豹象片羽毛似地从悬崖上跳下来,缓缓地落在崖下的荆棘丛里。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荆jīng
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
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请罪。
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棘jí
1.酸枣树,落叶灌木。有刺,果小味酸。种子供药用,治神经衰弱等。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
2.带刺草木的通称:荆~。
3.刺;扎:~手。
丛cóng
1.聚集:~生。~集。
2.生长在一起的草木:草~。树~。
3.泛指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东西:人~。论~。刀~剑树。
4.用于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一~杂草。
5.姓。
里lǐ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li]
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箱子~。话~有话。
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