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rán

怡然自得

怡然自得意思

  • 解释: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 语法:

    怡然自得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 示例:

    刘厚守听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 近义词:

    欣然自得自得其乐踌躇满志男耕女织陶然自得

  • 反义词:

    局促不安惘然若失百无聊赖黯然销魂

怡然自得成语造句

  • 1、刘厚守听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
  • 2、音乐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态度娴雅,深思清爽,去野入文,怡然自得,以领略有生之乐。
  • 3、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怡然自得地游着。
  • 4、置身于这片灵山异水中,能让人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 5、脱去满身疲惫,逃离整日匆忙,遗忘琐碎烦恼,关闭生活枯燥。朋友,每天笑一笑,穿上快乐的新衣,愿你周末心情愉快,怡然自得,心情像花儿一样绽放!
  • [查看详情]

成语怡然自得单字解释

  • 读音:yí

    怡yí

    1.快乐;愉快:心旷神~。

    2.姓。


  • 读音:rán

    然rán

    1.对;不错:不以为~。

    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知其~,不知其所以~。

    3.然而:此事虽小,~亦不可忽视。

    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突~。显~。欣~。飘飘~。

    5.又同“燃”。


  • 读音:zì

    自zì

    1.自己:~动。~卫。~爱。~力更生。~言~语。~告奋勇。~顾不暇。不~量力。

    2.自然;当然:~不待言。公道~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有许多话说。

    3.姓。

    4.从;由:~小。~此。~古。~远而近。~北京出发。选~《人民日报》。来~各国的朋友。


  • 读音:déde

    得déde

    [dé]
    1.得到(跟“失”相对):取~。~益。不入虎穴,焉~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些好处。

    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六。五减一~四。

    3.适合:~用。~体。

    4.得意:自~。

    5.完成:饭~了。衣服还没有做~。

    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就这么办。~了,别说了。

    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这一张又画坏了!

    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擅自动用。

    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完。

    [de]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门来。

    [děi]
    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多少人力?

    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

    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挨淋。

    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