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角关系 sān jiǎo guān xì
◎ [triangle relation] 涉及三个人的一种局面;尤指两男恋一女或两女恋一男的局面和所造成的复杂关系 一场三角关系的喜剧 -
设棁之辰 shè shuì zhī chén
帨:女子的佩巾;辰:时辰。古时风俗,生了女孩,就放一条佩巾在六的右首。旧指女子的生日。 -
商奄之变 shāng yǎn zhī biàn
指 商纣 之子 武庚 在 周武王 死后,联合 奄 、 徐 、 薄姑 等东方诸部落举行的大规模武装叛乱。 章炳麟 《秦政记》:“ 武王 既殁, 成王 幼弱,犹有 商 奄 之变。” -
舌绽莲花 she zhan lian hua
口若悬河。 -
遡流求源 sù liú qiú yuán
同“ 遡流穷源 ”。 《元史·隐逸传·杜瑛》:“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遡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救百千年之祸,僕恐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 -
时至运来 shí zhì yùn lái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傞牙倈嘴 suō yá lái zuǐ
犹言龇牙咧嘴。《西游记》第六六回:“那 行者 乘此机会,一轂轆钻入咽喉之下……那妖精疼得傞牙倈嘴,眼泪汪汪。” -
师老民疲 shī lǎo mín pí
师:军队;老:衰竭;民:民众;疲:疲乏。部队士气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 -
四方辐辏 sì fāng fú còu
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
搜奇检怪 sou qi jian guai
搜寻新奇,挑选怪异。形容写作诗文刻意雕琢。 -
升斗之禄 shēng dǒu zhī lù
一升一斗的俸禄。形容微薄的俸禄。 -
师心自任 shī xīn zì rèn
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任: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
三周说法 sān zhōu shuō fǎ
佛教谓法说周、譬喻周、因缘周。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故 释迦 三周説法之中,一字一句,皆自名为妙法莲华法,此无可疑者。” -
桑户桊枢 sāng hù juàn shū
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
琐琐碌碌 suǒ suǒ lù lù
猥琐庸碌。 唐 柳宗元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色平气柔,言訥性鲁,无特达之节,无推择之行,琐琐碌碌,一孺子耳。” 宋 胡寅 《历代论·西汉下》:“当时之君,琐琐碌碌,曾不敢举手开喙,以预天下事。” -
三阳五输 sān yáng wǔ shū
同“ 三阳五会 ”。 《韩诗外传》卷十:“ 扁鹊 入砥鍼厉石,取三阳五输。” -
三杯通大道 sān bēi tōng dà dào
三杯:指饮了三杯酒;大道:宽广的道路。三杯酒下肚,可达理想境界。形容旧时文人因政治上不得意,靠饮酒来安慰自己,自我陶醉。 -
食指浩繁 shí zhǐ hào fán
食指:手的第二指。古时以手指计人口,从此指家庭人口。比喻家庭人口很多。 -
四方之志 sì fāng zhī zhì
指志向远大。 -
衰草寒烟 shuāi cǎo hán yān
衰草:衰败的野草;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
双苗爱叶 huān miáo ài yè
比喻欢乐恩爱的情感。 -
时祀尽敬,而不祈喜 shí sì jìn jìng,ér bù qǐ xǐ
祀:祭祀;祈:向神求祷。按四时去祭祀钦敬,并没有求来好事。形容祈求诸神鬼也无济于事。 -
三徵七辟 sān zhǐ qī pì
谓累次征召。征,天子之召;辟,州郡之召。《晋书·孝友传·王裒》:“於是隐居教授,三徵七辟,皆不就。” -
上德不德 shàng dé bù dé
形容很有德行的人,不自夸其德。 -
暑去寒来 shǔ qù hán lái
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
三元白法 sān yuán bái fǎ
术数家计算甲子的方法。 清 黄宗羲 《七怪》:“形法,理之显者也;方位,理之晦者也。三变而为三元白法。方位,一定不易者也;三元白法,随时改换者也。其法即历书所载一白、二黑、三碧、四緑、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六十年为一元,三元凡一百 -
是古之罪 shì gǔ zhī zuì
是古:认为古代的事就是对的。指犯了推崇古代的罪过。即是古非今之罪。 -
搜神后记 sōu shén hòu jì
一称《续搜神记》、《搜神续记》。志怪小说集。旧题陶潜作。十卷。多记神仙佛法、精灵鬼怪故事。因书中有记陶潜死后事,故疑此书为伪托,或以为经后人增益。 -
説书先生 shuo shu xian sheng
旧时指以说书为职业的艺人。 阿英 《潍亭听书记》:“业此者多 常熟 人,男女皆有之,而总称之曰说书先生。”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我近来留心听名伶唱片的对白与茶馆里说书先生的说书。” -
世风不古 shì fēng bù gǔ
世风:社会风气;古:指古朴。社会风气不像古时那样朴实。 -
赦事诛意 shè shì zhū yì
赦:赦免;事:指罪恶事实;诛:惩罚;意:指不良意图。赦免有罪的人而惩罚只是图谋不轨却并无具体行动的人。 -
适百里者宿舂粮 shì bǎi lǐ zhě xiǔ chōng liáng
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
寿享期颐 shòu xiǎng qī yí
寿:寿命;享:享有;期颐:指百岁。享有百岁的寿命。 -
适馆授粲 shi guan shou can
谓诸侯或附属国国君入为天子卿士并被授予封地俸禄。语本《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毛传:“诸侯入为天子卿士受采禄。”元程鉅夫《安南国王陈益稷加恩制》:“拯溺救焚,从王师凡一再举;适馆授粲,留湖右几三十年。” -
肆虐横行 sì nüè héng xíng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 -
舐毫吮墨 shì háo shǔn mò
舐毫:以舌舔毛笔的笔尖;吮墨:以口吮吸毛笔上的墨。指写诗作文或绘画等。 -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shān wài yǒu shān,tiān wài yǒu tiān
比喻难以尽善尽美,这个虽好,还有比这个更好的。 -
斯文一派 sī wén yī pài
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 -
十二时虫 shí èr shí chóng
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唐 房千里 《投荒杂录》:“南海有毒虫者,若大蜥蜴,眸子尤精朗,土人呼为十二时虫。一日一夜,随十二时变其色。乍赤乍黄,亦呼为篱头虫。传云:伤人立 -
涉想犹存 shè xiǎng yǒu cún
涉想:想到,念及;犹;还。形容某种情景依然存在于想像之中。 -
算盘脑袋 suàn pán nǎo dài
比喻吝啬的人。有讥讽的含义。 -
思归其雌 sī guī qí cí
指退藏潜服。 -
恃直不戒 shì zhí bù jiè
恃:倚仗;戒:戒备。自恃正直,不加戒备。 -
上谄下骄 shàng chǎn xià jiāo
谄:谄媚。对上级谄媚,对下级骄傲。 -
圣之时者 shèng zhī shí zhě
圣:圣人。指圣人中能适应时势发展的人。旧时常用来称颂孔子。 -
收揽英奇 shōu lǎn yīng qí
收揽:招纳。招纳英雄奇才。 -
双瞳如豆 shuāng tóng rú dòu
瞳:瞳孔。形容人的目光短浅。 -
善阵者不战 shàn zhèn zhě bù zhàn
形容善于指挥布阵作战的人不必同别人战斗。即不战而胜。 -
恃才不学 shì cái bù xué
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
沈博绝丽 chén bó jué lì
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
山川相缪 shān chuān xiāng liáo
缪:通“缭”,缭绕,纠结。形容山与河流相互交错。 -
熟练工人 shú liàn gōng rén
在生产劳动中操作熟练的工人。 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三:“在此同一时期内,熟练工人可得到二百八十个工作日的酬报。” -
琐琐戚戚 suǒ suǒ qī qī
猥琐而胆小。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赵臣》:“书生无远略,琐琐戚戚,兴谗参嫉,寧惜军国重轻哉!” -
伤化虐民 shāng huà nǜè mín
伤:伤害;化:风俗;虐:残害。破坏传统的风尚习俗,残害平民百姓。 -
水懦民玩 shuǐ nuò mín wán
懦:怯懦,软弱;玩:轻视。比喻法令、政策过宽,百姓就会轻视,不遵守,以至犯罪。 -
束身自重 shù shēn zì zhòng
束:约束;重:尊重,看重。严格约束自己。 -
是耶非耶 shì yē fēi yē
耶:语助词,表疑问。是呢?不是呢? -
説来话长 shuo lai hua zhang
三言两语无法说清楚。形容情况复杂。《红楼梦》第六六回:“ 贾璉 问:‘到底是谁,这样动他的心?’二姐儿笑道:‘説来话长。’”《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这话説来话长。” 冰心 《晚晴集·空巢》:“说来话长了,可是还得从头说起!” -
山河带砺 shān hé dài lì
山:泰山;河:黄河;带:衣带;砺:磨刀石。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
事重身衰 shì zhòng shēn shuāi
担负重任而身体衰弱。形容力不胜任。 -
山不厌高 shān bù yàn gāo
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
视如畏途 shì rú wèi tú
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
上嫚下暴 shàng màn xià bào
指君上骄慢,下民强暴。同“上慢下暴”。 -
水调歌头 shuǐ diào gē tóu
词牌名。 -
湿肉伴干柴 shī ròu bàn gān chái
形容拷打。 -
守死之志 shǒu sǐ zhī zhì
守死:至死不变;志:志向。志向或某种思想、观点至死不变。 -
三鼓气竭 sān gǔ qì jié
竭:尽。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尽。 -
首尾不应 shou wei bu ying
指前后不能相互呼应。 -
舍近图远 shě jìn tú yuǎn
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
三师七僧 sān shī qī sēng
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二:“受戒时须三师七僧。” -
势焰可畏 shì yàn kě wèi
势:权势;焰:气焰;畏:畏惧。权势和气焰很盛,让人望而生畏。形容权贵气焰嚣张,仗势作恶,使人畏惧。 -
善人能受尽言 shàn rén néng shòu jìn yán
品行好的人能接受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