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得之若惊成语接龙可以接惊世絶俗、惊世绝俗、惊世震俗、惊世骇俗、惊世骇目、惊人之举、惊人之笔、惊叹不已、惊叹不止、惊喜交加、惊喜交集、惊喜欲狂、惊喜若狂、惊天动地、惊天地泣鬼神、惊师动众、惊师动衆、惊弓之鸟、惊弦之鸟、惊心丧魄、惊心动魂、惊心动魄、惊心吊胆、惊心吊魄、惊心夺目、惊心怵目、惊心悲魄、惊心悼胆、惊心惨目、惊心掉胆、惊心眩目、惊心破胆、惊心裂胆、惊心褫魄、惊心骇目、惊心骇瞩、惊心骇神、惊恐万状、惊恐不安、惊恐之色、惊恐失措、惊恐失色、惊悸不安、惊惊怍怍、惊惶万状、惊惶不安、惊惶失措、惊惶失色、惊惶无措、惊愕失色、点击上面链接进行得之若惊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形容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
《老子》第十三章:"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
得déde
[dé]
1.得到(跟“失”相对):取~。~益。不入虎穴,焉~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些好处。
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六。五减一~四。
3.适合:~用。~体。
4.得意:自~。
5.完成:饭~了。衣服还没有做~。
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就这么办。~了,别说了。
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这一张又画坏了!
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擅自动用。
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完。
[de]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门来。
[děi]
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多少人力?
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
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挨淋。
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若ruòrě
[ruò]
1.如;好像:安之~素。欣喜~狂。~隐~现。旁~无人。~无其事。
2.姓。
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犯我,我必犯人。
4.人称代词。你:~辈。
[rě]
见〖阿兰若〗、
惊jīng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