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争斤论两成语接龙可以接两世为人、两两三三、两两相望、两全其美、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利俱存、两厢情愿、两可之言、两叶掩目、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两头三绪、两头三面、两头和番、两头担心、两头白面、两害从轻、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小无猜、两得其中、两得其便、两得其所、两心一体、两心相悦、两情两愿、两情相悦、两情缱绻、两意三心、两手空空、两极分化、两次三番、两歧遂分、两歧麦秀、两泪汪汪、两相情原、两相情愿、两眼一抹黑、两眼墨黑、两眼漆黑、两瞽相扶、两耳塞豆、两肋插刀、两肩担一口、两肩荷口、两脚书橱、两脚居间、两脚野狐、两虎共斗、两虎相争、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点击上面链接进行争斤论两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争斤论两作谓语、宾语;指人放
你不要过分争斤论两
争zhēng
1.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论。是非之~。
2.力求获得或达到:为祖国~光。力~上游。
3.竞争;争夺:~先恐后。只~朝夕。
4.疑问代词。怎么;如何(见于早期白话):~奈。
斤jīn
1.市制质量单位。10两为1斤,100斤为1担。1斤原为16两,后改为10两,合500克。
2.古时砍伐树木的工具。
论lùnlún
[lùn]
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议~。
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社~。历史唯物~。
3.评定;看待:~罪。相提并~。
4.介词。按照:~堆卖。~件计工。
[lún]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两liǎng
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2.双方:~便。~可。~全其美。~相情愿。
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说~句话。
4.姓。
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