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一个人很计较用什么成语(形容一个人什么都计较的成语):一分一厘,一毛不拔,争斤论两,争长论短,分斤掰两,含辛茹苦,寸量铢称,掂斤播两,斤斤计较,斤斤较量,无关紧要,权衡轻重,毫不介意,点点滴滴,细枝末节,计较锱铢,讨价还价,谁是谁非,锱铢必较,鸡虫得失,龈龈计较,龂龂计较。
- 1、一分一厘 yī fēn yī lí - 释义:一分一厘 分、厘:金钱单位,1元=10角,1角=10分,1=10厘。形容很少的数量 - 出处: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23回:“你若短了一分一厘,怕不全家处斩?” 
- 2、一毛不拔 yī máo bù bá - 释义:一毛不拔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3、争斤论两 zhēng jīn lùn liǎng - 释义:争斤论两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 4、争长论短 zhēng cháng lùn duǎn - 释义:争长论短 长、短:指是非;优劣。指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争论谁是谁非;谁高谁低。 - 出处:宋 柳开《穆夫人墓志铭》:“异性相聚,争长竞短。” 
- 5、分斤掰两 fēn jīn bāi liǎng - 释义:分斤掰两 比喻过分计较。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 
- 6、含辛茹苦 hán xīn rú kǔ - 释义: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出处: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7、寸量铢称 cùn liáng zhū chēng - 释义:寸量铢称 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 出处:宋 苏洵《史论下》:“又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 8、掂斤播两 diān jīn bō liǎng - 释义:掂斤播两 估量轻重,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过分计较 -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尽着你说短论长,一任待掂斤播两。” 
- 9、斤斤计较 jīn jīn jì jiào - 释义:斤斤计较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 出处:《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 10、斤斤较量 jīn jīn jiào liàng - 释义:斤斤较量 谓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至于文理浮泛些,或是用的典故不的当,他老人家却也不甚斤斤较量。” 
- 11、无关紧要 wú guān jǐn yào - 释义:无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 12、权衡轻重 quán héng qīng zhòng - 释义:权衡轻重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 出处:《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 
- 13、毫不介意 háo bù jiè yì - 释义:毫不介意 毫:丝毫;介:进入。丝毫也不往心里去。也作“毫不在意”。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 14、点点滴滴 diǎn diǎn dī dī - 释义:点点滴滴 一点一滴地落下,形容数量非常少 - 出处: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15、细枝末节 xì zhī mò jié - 释义:细枝末节 细、末:微小。植物最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 16、计较锱铢 jì jiào zī zhū - 释义:计较锱铢 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 17、讨价还价 tǎo jià huán jià - 释义:讨价还价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 18、谁是谁非 shuí shì shuí fēi - 释义:谁是谁非 犹言谁对谁错。 - 出处: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 19、锱铢必较 zī zhū bì jiào - 释义:锱铢必较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 出处:《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 20、鸡虫得失 jī chóng dé shī - 释义:鸡虫得失 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比喻细微的事情;无关紧要的得失。 - 出处:唐 杜甫《缚鸡行》诗:“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 21、龈龈计较 yín yín jì jiào - 释义:龈龈计较 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同“斤斤计较”。 - 出处: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 解决悬案耶新要求耶》:“以吾两国唇齿兄弟之交就情分上原可不必龈龈计较。” 
- 22、龂龂计较 yín yín jì jiào - 释义:龂龂计较 同“ 斤斤计较 ”。 梁启超 《中日交涉汇评·解决悬案耶新要求耶》:“以吾两国脣齿兄弟之交,就情分上原可不必齗齗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