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一则一,二则二成语接龙可以接二一添作五、二三其德、二三其意、二三其操、二三其节、二三君子、二不挂五、二不棱登、二不溜子、二二乎乎、二二糊糊、二二虎虎、二五耦、二人同心、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二仙传道、二会子法、二八佳人、二八女郎、二八年华、二分之祭、二分明月、二十一史、二十一经、二十二史、二十五史、二十五絃、二十五老、二十八天、二十八宿、二十八将、二十八星、二十八舍、二十八调、二十六史、二十四友、二十四司、二十四品、二十四孝、二十四旗、二十四时、二十四桥、二十四治、二十四神、二十四韵、二卵弃干城、二合二面、二姓之好、二尺四寸、二帝三王、点击上面链接进行一则一,二则二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要你一则一,二则二。”
一则一,二则二作谓语、状语;用于书
〖示例〗赵氏当初合计家问官司时见过刑厅夹那伍圣道、邵强仁的利害,恐怕当真夹起来,就便一则一,二则二,说得真真切切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一yī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则zé
1.规范;榜样:以身作~。
2.规则:细~。
3.效法:~先烈之言行。
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改之,无~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不达。
5.是;乃是:此~余之过也。
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甚(作什么)。不~声。
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新闻两~。
一yī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二èr
1.数目。一加一的和。
2.序数:一穷~白。
3.两样:不~价。
则zé
1.规范;榜样:以身作~。
2.规则:细~。
3.效法:~先烈之言行。
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改之,无~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不达。
5.是;乃是:此~余之过也。
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甚(作什么)。不~声。
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新闻两~。
二èr
1.数目。一加一的和。
2.序数:一穷~白。
3.两样: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