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
礼
fán
烦
zé
则
bù
不
zhuāng
庄
lǐ fán zé bù zhuāng
一般成语
abcd
禮煩則不莊
礼仪烦杂反而显得轻浮、不庄重。
《吕氏春秋·适威》:"礼烦则不庄,业烦则无功。"
礼lǐ
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个~。
3.礼物:送~。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4.以礼相待:~贤下士。
5.姓。
烦fán
1.烦闷:~恼。心~意乱。心里有点儿~。
2.厌烦:耐~。这些话都听~了。
3.使厌烦:我正忙着呢,你别~我了。
4.又多又乱:~杂。要言不~。
5.烦劳:有事相~。~您给带个信儿。
则zé
1.规范;榜样:以身作~。
2.规则:细~。
3.效法:~先烈之言行。
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改之,无~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不达。
5.是;乃是:此~余之过也。
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甚(作什么)。不~声。
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新闻两~。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庄zhuāng
1.村庄:~户。农~。王家~。
2.封建社会里君主、贵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皇~。~田。~园。
3.规模较大或做批发生意的商店:钱~。布~。茶~。饭~。
4.庄家:做~。是谁的~?
5.姓。
6.庄重:~严。端~。亦~亦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