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
二
shí
十
sì
四
sī
司
èr shí sì sī
一般成语
abcd
二十四司
(1).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 隋 ,统辖于尚书省, 唐 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三省纲辖·二十四司》:“ 隋 有天下,尚书有六曹二十四司,即今都省列曹是也。其制自 隋 始也。”参阅《隋书·百官
二èr
1.数目。一加一的和。
2.序数:一穷~白。
3.两样:不~价。
十shí
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达到顶点:~足。~分。~成的把握。
3.姓。
四sì
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姓。
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司sī
1.主持;操作;经营:~机。~炉。各~其事。
2.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部低,比处高):人事~。外交部礼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