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o
跷
tí
蹄
niè
蹑
jiǎo
脚
qiāo tí niè jiǎo
一般成语
abcd
蹺蹄躡腳
亦作“蹻蹄躡脚”。亦作“蹻蹄輦脚”。谓脚步轻抬轻放。《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 晁大舍 看见 唐氏 进来,倒背着手蹻蹄輦脚的走到厨屋门口。”
跷qiāo
1.抬起(腿);竖起(指头):把腿~起来。~着大拇指。
2.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起脚看墙上的布告。
3.高跷:登在二尺多高的~上扭秧歌。
4.跛(bǒ);瘸。
蹄tí
牛、马等牲畜趾端的角质保护物。也指有蹄的脚:马不停~。
蹑niè
1.踩;插进:~足其间(参加进去)。
2.放轻(脚步):~手~脚。
3.追踪:~踪。
脚jiǎo
[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
2.物体的最下部:山~。墙~。
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夫。~行。
[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