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ù
肃
shā
杀
zhī
之
qì
气
sù shā zhī qì
一般成语
abcd
肅殺之氣
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汉书·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肃杀之气,亦只是生气?"
茅屋中本来一团肃杀之气,霎时间尽化为浓情密意。 金庸《神雕侠侣》第十五回
肃sù
1.恭敬:~立。~然。
2.严正;认真:严~。
3.清除:~清。~贪。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气qì
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
2.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
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
4.鼻子闻到的味:~味。臭~。
5.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
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忍~吞声。
7.欺压:受~。
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
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
10.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