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对
zhèng
症
zhī
之
yào
药
duì zhèng zhī yào
一般成语
abcd
對癥之藥
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终不能用而天下事已去矣,然后知先生之言为思陵对症之药也。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下》
对duì
1.回答:~答如流。
2.向着;朝着:枪口~准敌人。
3.对抗;敌对:~手。针锋相~。
4.对待。例:~事不~人。
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神色不~。数目不~,还差一些。
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表。
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到一起。~榫。
8.投合;适合:俩人很~脾气。~心思。
9.成双的:~联。
10.搀入(多指液体):~水。
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他有意见。3.朝;向:~人民负责。
症zhèngzhēng
[zhèng]
疾病:病~。急~。不治之~。对~下药。
[zhēng]
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药yào
1.一种可以治病的物品(多指能吃的、敷的或熏洗的)。
2.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杀虫~。
3.医治:不可救~。
4.毒杀:~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