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nèi

qīng

wài

zhuó

内清外浊

内清外浊意思

  • 解释:

    清:清白;浊:污浊。内心清白,外表污浊。比喻本质很好而外表极普通。

  • 出处:

    晋·杨泉《太玄经》:"内清外浊,敝衣裹玉。"

成语内清外浊单字解释

  • 读音:nèinà

    内nèinà

    [nèi]
    1.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涵。

    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

    3.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nà]
    古同“纳”,收入;接受。


  • 读音:qīng

    清qīng

    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波。

    2.清楚;明白:分~敌我。说~道理。

    3.查点:~仓。

    4.寂静:~幽。

    5.尽;完;一点不留:~除。

    6.不贪污:~廉。

    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 读音:wài

    外wài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表。

    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人。~乡。

    3.指外国:对~贸易。~侨。

    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加。~号。

    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祖母。~甥。~孙。


  • 读音:zhuó

    浊zhuó

    1.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混~。污~。

    2.社会黑暗、混乱:~世。

    3.声音低沉粗重:~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