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tiao

bo

shi

fei

挑拨是非

挑拨是非意思

  • 解释:

    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播弄是非,调唆。故意挑起事端,惹是生非。

  • 近义词:

    搬弄是非

挑拨是非成语造句

  • 1、三姑六婆成天来挑拨是非,说这说那,怎能不起风波呢?
  • 2、宁宁说,她与清清之前的关系非常好,经常会到对方家里玩,这次可能是因为同班另一名女孩在她们中间“挑拨是非”了。
  • 3、你休想在我们之间挑拨是非
  • 4、美国人在这关键时刻站出来,挑拨是非
  • 5、有那么一些人,总喜欢无中生有,挑拨是非
  • [查看详情]

成语挑拨是非单字解释

  • 读音:tiāotiǎo

    挑tiāotiǎo

    [tiāo]
    1.担:~水。

    2.选择:~选。

    3.挑剔:~毛病。

    4.扁担和它两端挂着的东西:货~儿。

    5.量词。用于成挑的东西:一~水果。

    [tiǎo]
    1.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帘子。

    2.用细长的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拨出:~火(拨开炉灶的盖火,露出火苗)。~刺。

    3.挑动:~拨是非。

    4.一种刺绣方法。用针挑起经线或纬线,连针带线从底下穿过去,以构成花纹、图案等。

    5.也叫提。汉字的一种笔画,即“㇀”。


  • 读音:bō

    拨bō

    1.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门。~船。~开云雾。

    2.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粮。~款。~两个人到锻工车间工作。

    3.掉转:~头便往回走。

    4.用于成批的人或物:工人们分成两~儿干活儿。大家轮~儿休息。


  • 读音:shì

    是shì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答应的词:~,我知道。~,我就去。

    4.姓。

    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由~可知。~可忍,孰不可忍?。~日天气晴朗。

    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节约~不浪费的意思。

    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石头的。那瓶墨水~红的。我~来看他的。

    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一片好心。咱们~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冬天,屋子里~春天。

    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谁告诉你的?。~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

    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

    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路。这场雨下的~时候。东西放的都挺~地方。

    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吃米饭~吃面?。他不~走了吗?。你~累了不~?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没去。这本书~好,你可以看看。


  • 读音:fēi

    非fēi

    1.错误(跟“是”相对):是~。习~成是。痛改前~。

    2.不合于:~法。~礼。~分(fèn)。

    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议。无可厚~。

    4.不是:答~所问。此情此景~笔墨所能形容。

    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金属。~晶体。~司机。

    6.不:~同小可。~同寻常。

    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下苦功不可。

    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去!

    9.不好;糟:景况日~。

    10.指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