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
拘
rú
儒
zhī
之
lùn
论
jū rú zhī lùn
一般成语
abcd
拘儒之論
拘儒:迂腐的书生。指平庸无聊的言论或见解。
汉·桓谭《盐铁论·复古》:"故未遑扣扃之义,而录拘儒之论。"
拘jūgōu
[jū]
1.逮捕或扣押:~捕。~系。~留。~拿。~囚。~禁。~押。
2.限,限制:~束。~谨。不~小节。
3.固执,不变通:~泥。~礼。~迂。
[gōu]
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而退”。
儒rú
1.旧时泛指读书人:~生。~医。
2.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
3.儒家:~术。
4.通“懦(nuò)”。懦弱:偷~转脱。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论lùnlún
[lùn]
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议~。
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社~。历史唯物~。
3.评定;看待:~罪。相提并~。
4.介词。按照:~堆卖。~件计工。
[lún]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