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lái

zhī

wàng

来苏之望

来苏之望意思

  • 解释:

    苏:苏息。从疾苦中获得休养生息的希望。

  • 出处:

    《尚书·仲虺之诰》:"予后,后来其苏。"晋·刘琨《劝进表》:"四海望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 示例:

    吏无抚治之方,人鲜来苏之望。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八回

成语来苏之望单字解释

  • 读音:lái

    来lái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 读音:sūsù

    苏sūsù

    [sū]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指须头下垂物:流~。

    3.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4.缓解,解除:以~其困。

    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姓。

    8.见“噜”字“噜苏”。

    [sù]
    朝向:“~刃者死”。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wàng

    望wàng

    1.看;向远处看:他~了一眼就走了。一~无际。

    2.拜访;问候:拜~。探~。

    3.盼望;希望:渴~。丰收在~。

    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威~。一乡之~。

    5.怨:怨~。

    6.指望子:酒~。

    7.介词。向;朝:他~我们点头微笑。

    8.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朔~(朔是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