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ò
末
zuò
作
zhī
之
mín
民
mò zuò zhī mín
一般成语
abcd
末作之民
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韩非子·亡征》:"耕作之士困,末作之民利者,可亡也。"
此三者农夫皆兼为之,而游惰末作之民,亦不免于庸调。 宋·苏辙《栾城应诏集》卷十
末mò
1.东西的梢;尽头:~梢。秋毫之~。
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倒置。舍本逐~。
3.最后;终了;末尾:春~。明~。~班车。上世纪~。
4.末子:锯~。茶叶~儿。把药研成~儿。
5.姓。
6.戏曲角色行当,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作zuò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zuō]
作坊:小器~。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民mín
1.人民:国泰~安。为~除害。
2.指某种人:藏~。回~。农~。渔~。牧~。居~。侨~。
3.民间的:~歌。~谣。
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航。~用。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