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àn
判
ruò
若
liǎng
两
tú
途
pàn ruò liǎng tú
一般成语
abcd
判若兩途
判:区别。指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明·海瑞《凡廖锦台膺首荐序》:"人之所以责官,人之所以责士,判然两途矣。"
若谓其串同土棍,则彼此判若两途,拒之惟恐不平,避之惟恐不远。 清·林则徐《覆奏查办灾赈情形折》
判pàn
1.分开;分辨:~别。~断。~明。
2.明显(有区别):新旧社会~然不同。前后~若两人。
3.评定:裁~。评~。~卷子。
4.判决:审~。~案。公~。~了徒刑。
若ruòrě
[ruò]
1.如;好像:安之~素。欣喜~狂。~隐~现。旁~无人。~无其事。
2.姓。
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犯我,我必犯人。
4.人称代词。你:~辈。
[rě]
见〖阿兰若〗、
两liǎng
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2.双方:~便。~可。~全其美。~相情愿。
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说~句话。
4.姓。
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途tú
1.道路:路~。旅~。长~。道听~说。半~而废。用~。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