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n开头的四字成语接龙(pan开头的成语):判然两途,攀炎附热,攀葛附藤,不可动摇,互不相容,判冤决狱,判若两人,判若云泥,判若天渊,判若水火,判若鸿沟,判若黑白,才华横溢,攀云追月,攀亲托熟,攀亲道故,攀今吊古,攀今掉古,攀今揽古,攀今比昔,攀今览古,攀花折柳,攀花问柳,攀藤揽葛,攀藤附葛,攀蟾折桂,攀车卧辙,攀辕扣马,攀高接贵,攀高枝儿,攀高谒贵,攀鳞附翼,攀龙托凤,攀龙附凤,根深柢固,错节盘根,接贵攀高,判若两途,判然不同,攀援桂枝。
- 1、判然两途 pàn rán liǎng tú - 释义:判然两途 指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 出处:明·海瑞《凡廖锦台膺首荐序》:"人之所以责官,人之所以责士,判然两途矣。" 
- 2、攀炎附热 pān yán fù rè - 释义:攀炎附热 犹言趋炎附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 3、攀葛附藤 pān gě fù téng - 释义:攀葛附藤 攀:抓着东西向上爬;葛:多年生草本植物;附:靠着。比喻拉拢关系,趋附权势。 
- 4、不可动摇 bù kě dòng yáo - 释义:不可动摇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 5、互不相容 hù bù xiāng róng - 释义:互不相容 互相不能容纳对方。指高职位官员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行使职权时彼此不一致 
- 6、判冤决狱 pàn yuān jué yù - 释义:判冤决狱 判:评判;决:判决;狱:案件。评判冤案,判决官司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回目:“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 7、判若两人 pàn ruò liǎng rén - 释义:判若两人 判:判断;评定;若:好像。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 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 8、判若云泥 pàn ruò yún ní - 释义:判若云泥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 出处: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 9、判若天渊 pàn ruò tiān yuān - 释义:判若天渊 相差悬殊;像天上和深渊那样不同。 - 出处:清 朱庭珍《筱园诗话》:“不过用心于一两字间,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渊,个中分寸所争,毫厘千里。” 
- 10、判若水火 pàn ruò shuǐ huǒ - 释义:判若水火 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谭诗 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 11、判若鸿沟 pàn ruò hóng gōu - 释义:判若鸿沟 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 12、判若黑白 pàn ruò hēi bái - 释义:判若黑白 判:区别。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形容界限分明 - 出处:清·方苞《书祭裴太常文后》:“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 
- 13、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 14、攀云追月 pān yún zhuī yuè - 释义:攀云追月 攀:攀附。攀援青云而上天。比喻仕宦登进 - 出处:三国·魏·曹植《苦思行》诗:“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 
- 15、攀亲托熟 pān qīn tuō shú - 释义:攀亲托熟 攀:牵挽。拉亲戚关系,认作朋友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他与那猪八戒当时寻到我的门前,讲甚么攀亲托熟之言。” 
- 16、攀亲道故 pān qīn dào gù - 释义:攀亲道故 攀:牵挽。拉亲戚关系,认作朋友 - 出处:梁羽生《风云雷电》第15回:“你这小子是刚出道的雏儿吗?我们在这里‘剪径’,难道你以为我是要和你攀亲道故么?” 
- 17、攀今吊古 pān jīn diào gǔ - 释义:攀今吊古 见“攀今吊古”。 -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 
- 18、攀今掉古 pān jīn diào gǔ - 释义:攀今掉古 同“攀今吊古”。 - 出处:《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更兼他腹中全无滴墨,纸上难成片语,偏好攀今掉古,卖弄才学。” 
- 19、攀今揽古 pān jīn lǎn gǔ - 释义:攀今揽古 见“攀今揽古”。 -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你这般攀今揽古,分甚枝叶?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 20、攀今比昔 pān jīn bǐ xī - 释义:攀今比昔 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 - 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系帅》:“你攀今比昔!那樊将军他殢酒把鸿门碎,关大王面赤非干醉。” 
- 21、攀今览古 pān jīn lǎn gǔ - 释义:攀今览古 谈今说古。谈话的内容兼及古今 - 出处:元·周文质《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释卷挑灯,攀今览古。” 
- 22、攀花折柳 pān huā shé liǔ - 释义:攀花折柳 喻狎妓。 -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则为我攀花折柳,致令的有国难投。” 
- 23、攀花问柳 pān huā wèn liǔ - 释义:攀花问柳 见“攀花折柳”。 -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写诏》:“殷勤领命到荒山,心事未相关;攀花问柳,勾莺引燕,方寸心间。” 
- 24、攀藤揽葛 pān téng lǎn gě - 释义:攀藤揽葛 手拉葛藤向上。形容在险峻的山路上攀登。亦作“攀藤附葛”。 - 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三折:“峨嵋岭下,攀藤揽葛采樵人。” 
- 25、攀藤附葛 pān téng fù gě - 释义:攀藤附葛 攀附着藤葛前进。极言道路艰难。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解宝领一支军,攀藤附葛,爬山越岭。” 
- 26、攀蟾折桂 pān chán shé guì - 释义:攀蟾折桂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你敬的是闭月羞花貌。” 
- 27、攀车卧辙 pān chē wò zhé - 释义:攀车卧辙 见“攀辕卧辙”。 -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更始元年,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 
- 28、攀辕扣马 pān yuán kòu mǎ - 释义:攀辕扣马 攀:牵挽;扣:套住。拉住车辕牵住马匹。形容热情挽留,不肯放行 - 出处:《东观汉记》:“第五伦为会稽太守,为事征,百姓攀辕扣马呼曰:‘舍我何之?’” 
- 29、攀高接贵 pān gāo jiē guì - 释义:攀高接贵 谓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 
- 30、攀高枝儿 pān gāo zhī ér - 释义:攀高枝儿 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比喻人想往高处攀 - 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拉二胡的那位便在濮阳荪身后说:‘老赵、老佟另攀高枝啦!’” 
- 31、攀高谒贵 pān gāo yè guì - 释义:攀高谒贵 攀:攀附;谒:进见。攀附结交地位高贵的人 -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遇母》:“嫁寒儒客店里孤栖,又著他攀高谒贵。” 
- 32、攀鳞附翼 pān lín fù yì - 释义:攀鳞附翼 犹言攀龙附凤。 - 出处: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馔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 
- 33、攀龙托凤 pān lóng tuō fèng - 释义:攀龙托凤 攀:高攀,接近;托:依附。比喻巴结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 
- 34、攀龙附凤 pān lóng fù fèng - 释义:攀龙附凤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 35、根深柢固 gēn shēn dǐ gù - 释义:根深柢固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 出处:韩非《韩非子 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 36、错节盘根 cuò jié pán gēn - 释义:错节盘根 错:交错;节:枝节;盘:盘曲。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①比喻事情纷难 - 出处:《后汉书 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 37、接贵攀高 jiē guì pān gāo - 释义:接贵攀高 攀:攀附;高:指居高位的人;贵:权贵。攀附接近高贵的人。 -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成就了东床婿,伏低做小,宴会了西王母,接贵攀高。" 
- 38、判若两途 pàn ruò liǎng tú - 释义:判若两途 判:区别。指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 出处:明·海瑞《凡廖锦台膺首荐序》:"人之所以责官,人之所以责士,判然两途矣。" 
- 39、判然不同 pàn rán bù tóng - 释义:判然不同 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 -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若不先见得此人,由心术上言仁,与事物上言仁,判然不同了。" 
- 40、攀援桂枝 pān yuán guì zhī - 释义:攀援桂枝 旧指科举及第。 - 出处:《楚辞·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