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n
半
jì
济
ér
而
jī
击
bàn jì ér jī
一般成语
abcd
半濟而擊
半济:渡河渡过一半。当敌人渡河渡过一半的时候再去攻击。指善于捕捉有利时机攻击敌人。
《孙子·行军篇》:"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半bàn
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尺。一斤~。~价。过~。一年~载。
2.在…中间:~夜。~路上。~山腰。~途而废。
3.表示很少:一星~点儿。一鳞~爪。
4.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5.姓。
济jìjǐ
[jì]
1.过河;渡:同舟共~。
2.救;救济:接~。缓不~急。
3.(对事情)有益;成:无~于事。假公~私。
[jǐ]
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
2.姓。
而ér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艰巨的任务。战~胜之。取~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不烈,清~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畏惧~退却~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2.有“到”的意思:一~再,再~三。由秋~冬。由南~北。
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来。挺身~出。为正义~战。因公~死。视情况~定。
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
5.姓。
击jī
1.打;敲:~鼓。旁敲侧~。
2.攻打:袭~。声东~西。
3.碰:撞~。肩摩毂(gǔ)~。
4.接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