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fēng

kǒu

làng

jiān

风口浪尖

风口浪尖意思

  • 解释:

    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 出处:

    向春《煤城怒火》第21章:“现在到了风口浪尖,是咱挺身的时候了,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抗日,一定要干出个英雄样来!”

  • 语法:

    风口浪尖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 示例:

    林斤澜《“红八月”的“八二三”》:“剩下几个还没有揪的,也就过了风口浪尖。”

风口浪尖成语造句

  • 1、大头仔自信是因为他眼光浅,没见过大世面,有些夜郎自大;古峰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卷入过风口浪尖的人,他的自信,来自阅历,来自锤炼,来自骨子里。
  • 2、面对“源星达驾校校长跑路”传言,11月18日,身处风口浪尖的源星达驾校校长虢伟向本报做出回应。
  • 3、随着收视样本被污染的新闻曝光,央视索福瑞的垄断经营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
  • 4、命运总是奇怪,期盼安宁生活的人,却往往被推倒风口浪尖
  • 5、今年6月以来,新一波的P2P倒闭潮隐现,接连发生的“网金宝”、“科讯网”跑路事件,让P2P网贷行业再次被推倒了风口浪尖
  • [查看详情]

成语风口浪尖单字解释

  • 读音:fēng

    风fēng

    [fēng]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传(chuán)(传闻)。闻~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姓。

    [fěng]
    古同“讽”,讽刺。


  • 读音:kǒu

    口kǒu

    1.嘴。

    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海~。

    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出~转内销。~外。古北~。

    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支援。文教~。专业不对~。

    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儿。瓶子~儿。

    6.指人口:户~。拖家带~。

    7.指口味:~重。

    8.破裂的地方:裂~。疮~。

    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了。

    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

    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人。一~猪。两~缸。


  • 读音:làng

    浪làng

    1.波浪:风平~静。乘风破~。白~滔天。

    2.像波浪起伏的东西:麦~。声~。

    3.没有约束;放纵:放~。~费。

    4.逛:到街上~了一天。

    5.姓。


  • 读音:jiān

    尖jiān

    1.末端细小;尖锐:把铅笔削~了。~下巴颏儿。

    2.声音高而细:~声~气。~嗓子。

    3.(耳、目、鼻子)灵敏:眼~。耳朵~。他鼻子~得很,有一点异味都闻得出。

    4.使嗓音高而细:她~着嗓子喊。

    5.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儿:笔~儿。针~儿。刀~儿。塔~。

    6.出类拔萃的人或物品:~儿货。姐妹三个里头就数她是个~儿。

    7.吝啬;抠门儿:这人可~了,一点儿亏也不吃。

    8.尖刻:他嘴~,说话不留情面。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