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āo
雕
hǔ
虎
jiāo
焦
yuán
原
diāo hǔ jiāo yuá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鵰虎焦原
Diaohu Jiaoyuan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雕虎焦原作宾语、定语;用于凶
甬有耆旧,居仁由义,河山虽改,诗书不废。雕虎焦原,不异平地,深松茂柏,永无憔悴。★清·黄宗羲《千秋王府君墓志铭》
雕diāo
1.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版。~漆。~花。~塑。
2.指雕刻艺术或雕刻作品:石~。玉~。浮~。
3.有彩画装饰的:~梁画栋。
4.姓。
5.鸟,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是猛禽。种类较多,如金雕、海雕等。
虎hǔ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
2.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
3.露出凶相:~起脸。
4.姓。
5.同“唬”。
焦jiāo
1.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烤得又~又脆。衣服烧~了。
2.由于缺少水分,变得干枯、干燥:~渴。唇~舌燥。
3.着急:心~。~急。
4.指焦炭:炼~。
5.焦耳的简称。
原yuán
1.最初的;开始的:~始。~人。~生动物。
2.属性词。原来;本来:~地。~作者。~班人马。~有人数。
3.没加工的:~棉。~煤。~油。
4.姓。
5.原谅:~宥。情有可~。
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高~。草~。~野。
7.同“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