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难
xiōng
兄
nán
难
dì
弟
nán xiōng nán dì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难,不能读作“nàn”。
難兄難弟
fellow sufferers
难:患难。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才德相当;难分高下。现多反其义而用之;指二人同样坏。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难兄难弟联合式;作主语、宾语
其以半殖民地的风貌出现于世界也,和我们实在是难兄难弟。(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续编》)
难nánnànnuó
[nán]
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道。~能可贵。
3.不好:~听。~看。
[nàn]
1.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仇怨:排~解纷。
3.诘责,质问:发~。非~。责~。
[nuó]
古同“傩”。
兄xiōng
1.哥哥:父~。胞~。从~。
2.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表~。
3.对男性朋友的尊称:仁~。
难nánnànnuó
[nán]
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道。~能可贵。
3.不好:~听。~看。
[nàn]
1.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仇怨:排~解纷。
3.诘责,质问:发~。非~。责~。
[nuó]
古同“傩”。
弟dìtìtuí
[dì]
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兄~。
2.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堂~。
3.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师~。
4.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子。徒~。
5.古同“第”,次序。
6.古同“第”,但。
[tì]
古同“悌”,孝悌。
[tuí]
〔~靡〕颓唐;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