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ù
附
yōng
庸
fēng
风
yǎ
雅
fù yōng fēng yǎ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动宾式成语
近代成语
坿庸風雅
mingle with men of letters and pose as a lover of culture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者的风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偏去结交文人学者;参与文化活动;借以装点门面;扮出有教养;有风度;斯文儒雅的样子。
清 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附庸风雅动宾式;作谓语、定语
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晚清文学丛钞 情变》第八回)
附fù
1.外加的;附带的:~录。~设。
2.依靠:依~。~随。
3.靠近;贴近:~近。~耳交谈。
庸yōng
1.平凡;平庸:~言~行(平平常常的言行)。
2.不高明;没有作为:~人。~医。~~碌碌。
3.姓。
4.用(多用于否定式):无~细述。毋~讳言。
5.表示反问;岂:~有济乎?。~可弃乎?
风fēng
[fēng]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传(chuán)(传闻)。闻~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姓。
[fěng]
古同“讽”,讽刺。
雅yǎ
[yǎ]
1.合乎规范的:~正。
2.高尚;不粗俗:文~。~致。~座。
3.西周朝廷上的乐歌,《诗经》中诗篇的一类。
4.敬辞,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意。~教。
5.姓。
6.交情:无一日之~。
7.平素:~善鼓琴。
8.很;极:~以为美。
[yā]
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