ē
阿
mí
弥
tuó
陀
fó
佛
ē mí tuó fó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阿,不能读作“ā”。
阿彌陀佛
amitabha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阿弥陀佛偏正式;作补语、分句
和尚念经,阿弥陀佛
阿āē
[ā]
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大。~宝。~唐。
2.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婆。~爹。~哥。
[ē]
1.迎合;偏袒:~附。~谀。刚直不~。~其所好。
2.大的丘陵:崇~。
3.弯曲的地方:山~。
4.指山东东阿:~胶。
5.姓。
弥mímǐ
[mí]
1.满,遍:~满。~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望(满眼)。~天(满天,形容极大的)。
2.补,合:~补。~缝。~封。
3.更加:~坚。欲盖~彰。
4.水满的样子:~漫。
5.久,远:~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亘(连绵不断)。
6.姓。
[mǐ]
古同“弭”,平息,消灭。
陀tuó
1.见〖陀螺〗、
2.姓。
佛fófúbìbó
[fó]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fú]
1.〔仿~〕见“仿”。
2.古同“拂”,违背,违反。
[bì]
古同“弼”,辅弼。
[bó]
古同“勃”,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