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qiāo

kàng

shǒu

跷足抗手

跷足抗手意思

  • 解释:

    手舞足蹈貌。

  • 出处:

    明·张居正《门生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今天子基命宥密,孰与成王贤,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薄海内外皆跷足抗手,歌颂盛德。”

  • 语法:

    跷足抗手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跷足抗手单字解释

  • 读音:qiāo

    跷qiāo

    1.抬起(腿);竖起(指头):把腿~起来。~着大拇指。

    2.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起脚看墙上的布告。

    3.高跷:登在二尺多高的~上扭秧歌。

    4.跛(bǒ);瘸。


  • 读音:zú

    足zú

    1.脚;腿:~迹。~球。手舞~蹈。画蛇添~。

    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

    3.指足球运动:~坛。女~。

    4.姓。

    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 读音:kàng

    抗kàng

    1.抵抗;抵挡:顽~。~灾。~日战争。皮大衣旧点儿没关系,只要能挡风~冻就行。

    2.拒绝;抗拒:~命。~税。

    3.对等:~衡。分庭~礼。

    4.姓。


  • 读音:shǒu

    手shǒu

    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枪。

    3.拿着:人~一册。

    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拖拉机~。能~。选~。

    5.亲手:~植。~书。

    6.指本领、手段等:妙~回春。眼高~低。心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