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
罪
yǒu
有
yōu
攸
guī
归
zuì yǒu yōu guī
中性成语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辠有攸歸
responsibility for crime can be traced
攸:所。罪责有所归属。指罪犯必受惩治。
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
罪有攸归作宾语、定语;用于书
清平之世,何出此逛诞之言?请敕下山西巡抚方辂查奏。如果臣言不谬,自应罪有攸归。★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
罪zuì
1.犯法的行为:~大恶极。立功赎~。
2.过失:不应归~于人。
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待~。
4.苦难;痛苦:受~。
有yǒuyòu
[yǒu]
1.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表示大、多:~学问。
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yòu]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攸yōu
1.所:责有~归。利害~关。
2.姓。
归guī
1.返回:~国华侨。无家可~。
2.还给;归还:物~原主。
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千条河流~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为一类。
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这一组管。
5.属于(谁所有):功劳~大家。这些东西~你。
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
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