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泰
shān
山
bù
不
ràng
让
tǔ
土
rǎng
壤
gù
故
néng
能
chéng
成
qí
其
dà
大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复句式成语
古代成语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
Mount Tai doesn't allow soil, so it can become big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
泰tài
1.平安;安宁:~然。国~民安。
2.极;最:~西。
3.太;过甚:简略~甚。富贵~盛。
4.姓。
山shān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顶。
2.像山的东西:冰~。
3.蚕蔟:蚕上~了。
4.山墙:房~。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让ràng
1.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弟弟小,哥哥~着他点儿。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
2.请人接受招待:~茶。把大家~进屋里。
3.索取一定的代价,把财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别人:出~。转~。那辆旧车~出去了。
4.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谁~你来的?。~我仔细想想。要是~事态发展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
5.避开;躲闪:~路。请~开点儿。
6.被3
7.“被”字后面的施事有时可以省略,但“让”字后面的施事一般不能省略,如可说“行李被淋了”,不说“行李让淋了”。
8.姓。
土tǔ
1.土壤;泥土:黄~。黏~。~山。~坡。~堆。
2.土地:国~。领~。
3.本地的;地方性的:~产。~话。这个字眼太~,外地人不好懂。
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法。~专家。~洋并举。
5.不合潮流;不开通:~里~气。~头~脑。
6.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壤rǎng
1.泥土;松软的土:土~。沃~。
2.地:天~之别。
3.地区;地域:穷乡僻~。接~。
故gù
1.事情;事故:细~。变~。
2.缘故;原因:无~缺勤。不知何~。
3.故意;有意:~作镇静。明知~犯。
4.所以;因此:因大雨,~未如期起程。
5.姓。
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址。~乡。依然~我。
7.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8.(人)死亡:病~。染病身~。父母早~。
能néngnài
[néng]
1.能力;才干:技~。~耐。无~之辈。
2.能量的简称。
3.有能力的:~人。~手。~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
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nài]
1.同“耐”。
2.姓。
成chéng
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事情~了。
2.成全:~人之美。玉~其事。
3.成为;变为:百炼~钢。雪化~水。
4.成果;成就:坐享其~。一事无~。
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虫。~人。
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规。~见。~例。~药。
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批生产。~千~万。~年累月。水果~箱买便宜。
8.表示答应、许可:~!就这么办吧。
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什么都难不住他。
10.姓。
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
其qíjī
[qí]
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所。自圆~说。
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早日实现。不能任~自流。
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事。不厌~烦。
4.指示代词。虚指:忘~所以。
5.姓。
6.表示揣测、反诘:岂~然乎?。~奈我何?
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勉之!
8.词缀:极~。尤~。如~。
[jī]
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大dàdàitài
[dà]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
6.敬辞:~作。~名。~手笔。
7.时间更远:~前年。
8.〔~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dài]
1.〔~夫〕医生(“夫”读轻声)。
2.〔~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古通“太”。
2.古通“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