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chí

zhōng

zhī

池中之物

池中之物意思

  • 解释:

    池:池塘。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

  •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也。”

  • 语法:

    池中之物作宾语;多用于比喻句

  • 示例:

    钱钟书《围城》:“王主任要电报看了,赞他实至名归,说点金银行是小地方,蛟龙非池中之物。”

池中之物成语造句

  • 1、是强者,是霸者,还是王者,龙终究非池中之物
  • 2、赵蕤深知李白非“池中之物”,力劝他不走科举路,在荐举或制举上找门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大鹏飞举。
  • 3、此子心性沉凝,聪颖敏锐,必非池中之物
  • 4、如此人物,不应当是池中之物!老伙计一念及此,当即收回了手,呵呵笑着轻声道:叶少爷稍等,小人这就过去通报。
  • 5、林兄弟骨相清奇,目长辅采,部位无亏,纵然眼前有一时之困,他日也绝非池中之物
  • [查看详情]

成语池中之物单字解释

  • 读音:chí

    池chí

    1.池塘:游泳~。养鱼~。盐~。

    2.旁边高中间洼的地方:花~。乐(yuè)~。

    3.旧时指剧场正厅的前部:~座。

    4.护城河:城~。

    5.姓。


  • 读音:zhōngzhòng

    中zhōngzhòng

    [zhōng]
    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央。华~。居~。

    2.指中国:~文。古今~外。

    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水~。山~。心~。队伍~。

    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指。~锋。~年。~秋。~途。

    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农。~学。~型。~等。

    6.不偏不倚:~庸。适~。

    7.中人:作~。

    8.适于;合于:~用。~看。~听。

    9.成;行;好:~不~?。这办法~。饭这就~了。

    10.姓。

    [zhòng]
    1.正对上;恰好合上:~选。猜~了。三枪都打~了目标。

    2.受到;遭受:~毒。~暑。胳膊上~了一枪。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wù

    物wù

    1.东西;事物:动~。货~。~质。~尽其用。

    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待人接~。

    3.内容;实质:言之有~。空洞无~。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