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ǎn
染
sī
丝
zhī
之
biàn
变
rǎn sī zhī bià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染絲之變
the colour of the silk will be changed as it is dyed
《墨子·所染》:“扞墨子呴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因以“染丝之变”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墨子·所染》:“[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染丝之变作宾语;指环境影响人
故友之好,请于此辞:染丝之变,墨翟致怀;歧路之感,杨朱兴叹,况于将军游处少长,虽世誉先后而臭味同归也。★《晋书·袁乔传》
染rǎn
1.用染料着色:~布。印~。
2.感染;沾染(疾病、坏习惯、嗜好等):传~。~病。
3.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一。
丝sī
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
2.像丝的东西:粉~。尼龙~。
3.形容极小,细微:~毫。一~不苟。
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变biàn
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了样儿。
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良田。后进~先进。
3.使改变:~废为宝。~农业国为工业国。
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变卖:~产。
6.变通:通权达~。
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8.指变文:目连~。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