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
掩
kǒu
口
hú
葫
lú
芦
yǎn kǒu hú lú
中性成语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掩口葫蘆
put one 's hand to one 's mouth to hide one 's laughter
捂着嘴笑。
《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掩口葫芦作谓语;指暗笑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6章:“我还不免掩口葫芦,想不到我竟然闹了这么一场笑话。”
掩yǎn
1.遮盖;掩蔽:~口而笑。~人耳目。~着怀(上衣遮盖住胸膛而不扣纽扣)。
2.关;合:~卷。虚~着房门。
3.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了一下。
4.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杀。~捕。
口kǒu
1.嘴。
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海~。
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出~转内销。~外。古北~。
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支援。文教~。专业不对~。
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儿。瓶子~儿。
6.指人口:户~。拖家带~。
7.指口味:~重。
8.破裂的地方:裂~。疮~。
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了。
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
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人。一~猪。两~缸。
葫hú
1.〔~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果实。
2.大蒜的别称。
芦lú
1.芦苇:~花。~根。~席。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