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dāng

zhī

nián

当立之年

当立之年意思

  • 解释:

    指三十岁。

  •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三十而立。”

  • 语法:

    当立之年偏正式;作宾语;指三

  • 示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9卷:“今汝将及当立之年,犹未纳室。”

  • 近义词:

    而立之年

成语当立之年单字解释

  • 读音:dāngdàng

    当dāngdàng

    [dāng]
    1.担任:他~组长。

    2.承担:敢作敢~。

    3.主持:~家。

    4.相称:旗鼓相~(比喻实力相等)。

    5.应该:理~如此。

    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众出丑。~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

    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

    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

    9.抵得上;等于:一以~十。

    [dàng]
    1.合适:处理得~。

    3.以为:我~你走了。

    4.当作:别把我~客人看待。

    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年。

    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了。

    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


  • 读音:lì

    立lì

    1.站1:~正。肃~。坐~不安。

    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竿见影。把梯子~起来。

    3.直立的:~柜。~轴。~领。

    4.建立;树立:~功。~志。

    5.制定;订立:~法。~约。~个字据。

    6.指君主即位。

    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嗣。~皇太子。

    8.存在;生存:自~。独~。

    9.立刻:~奏奇效。~候回音。

    10.姓。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nián

    年nián

    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去~。

    2.用于计算年数:三~五载。在广州住了两~。

    3.每年的:~会。~鉴。~产量。

    4.岁数:~纪。~龄。忘~交。益寿延~。

    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幼~。少~。青~。中~。老~。

    6.时期;时代:近~。明朝末~。

    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成。~景。丰~。歉~。

    8.年节:新~。过~。给大家拜~。

    9.有关年节的(用品):~糕。~货。~画。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