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shì

jǐng

zhī

市井之徒

市井之徒意思

  • 解释: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

  • 语法:

    市井之徒偏正式;作宾语、定语

  • 示例:

    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

  • 近义词:

    市井小人市井小民

市井之徒成语造句

  • 1、他不过一个市井之徒,休想娶她的女儿为妻。
  • 2、过去许久时间,仍然没见婢女收声减泪,反倒泣声愈是悲痛,江城子担心哭声会招来这附近爱管闲事的市井之徒,他刻意加重语调瞪眼斥道:停住,休要再哭了。
  • 3、这种市井之徒,当然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 4、叶明看到朱永福一脸憨态的胖圆脸上,小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尽往旁边身着桃红衣裙的婀娜女子身上瞥,显然是出身市井之徒
  • 5、他要凭势力走进城市里,但不能做市井之徒
  • [查看详情]

成语市井之徒单字解释

  • 读音:shì

    市shì

    1.做买卖的地方:开~。上~。

    2.城市:~区。~容。

    3.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有中央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市等。

    4.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尺。

    5.买:~贱鬻贵。


  • 读音:jǐng

    井jǐng

    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一口~。双眼~。

    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油~。竖~。探~。渗~。天~。

    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市~。~邑。背~离乡。

    4.二十八宿之一。

    5.姓。

    6.形容整齐:~然。~~有条。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tú

    徒tú

    1.步行:~步。~涉。

    2.空:~手。

    3.白白地:~然。~劳无益。

    4.只;仅仅:家~四壁。

    5.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

    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

    7.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

    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