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ò
墨
jì
迹
wèi
未
gān
干
mò jì wèi gā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墨跡未干
before the ink is dry
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说犹未了,思温抬头一看,壁上留题墨迹未干。”
墨迹未干作谓语、宾语、定语;
《双十协定》的墨迹未干,国民党军队就大举进犯我晋冀鲁豫解放区和中原解放区。(童小鹏《毛主席到重庆》)
墨mò
1.写字绘画的用品,是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来的汁:一块~。一锭~。研~。笔~纸砚。~太稠了。
2.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水。油~。
3.借指写的字和画的画:~宝。遗~。
4.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胸无点~。
5.木工打直线用的墨线,借指规矩、准则:绳~。矩~。
6.黑或近于黑的:~菊。~镜。
7.贪污:贪~。~吏。
8.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上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9.(Mò)指墨家。
10.姓。
11.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圆)。
迹jì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血~。笔~。踪~。
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陈~。事~。史~。
3.形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未wèi
1.副词。1.不:~便。~知可否。2.没;没有:~见此人。
2.地支的第八位。
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干gāngàn
[gàn]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骨~。
2.指干部:调~。~群关系。
3.做(事):实~。~活儿。埋头苦~。
4.能干;有能力的:~练。~才。
5.担任;从事:他~过厂长。
6.事情变坏;糟:要~。~了,钥匙忘在屋里了。
[gān]
1.古代指盾牌:~戈。
2.姓。
3.冒犯:~犯。
4.牵连;涉及:~连。~涉。相~。
5.追求(职位、俸禄等):~禄。
6.水边:江~。河~。
7.天干:~支。
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燥。~柴。油漆未~。衣服晾~了。
9.不用水的:~洗。~馏法。
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葡萄~儿。豆腐~儿。把萝卜晒成~儿。
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钱都花~了。
12.只具形式的:~笑。~号(háo)。
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妈。~儿子。
14.徒然;白:~着急。~瞪眼。~打雷,不下雨。
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
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了他一顿。
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