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chī

zhī

嗤之以鼻

嗤之以鼻意思

  • 解释:

    嗤:讥笑。用鼻子发出冷笑声;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 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 语法:

    嗤之以鼻偏正式;作谓语、宾语

  • 示例:

    说于乡,乡人笑之;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

  • 近义词:

    视如敝屣嗤鼻

  • 反义词:

    拍案叫绝

嗤之以鼻成语造句

  • 1、终归不会如同陈步云一样嗤之以鼻的了,虽然这邓艾伦的人品不行,可是名头与声望可也是很大的啊,在凌江省可是赫赫有名的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人称著作等身。
  • 2、大部分的食物,不论是做好的还是没做的,一经冷冻,所有的头脑感觉灵敏的人都会嗤之以鼻的。
  • 3、面对那些肆意欺压弱者的人,我不禁嗤之以鼻,因为他们缺乏同理心和公正的良知。
  • 4、这个社会充斥着虚伪和功利,让我不禁嗤之以鼻,我更向往真实和善良的人与事。
  • 5、那些无视环境保护,唯利是图的行为,让我深感失望,不禁嗤之以鼻
  • [查看详情]

成语嗤之以鼻单字解释

  • 读音:chī

    嗤chī

    嗤笑:~之以鼻。


    • 读音:zhī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 读音:yǐ

      以yǐ

      1.用;拿:~少胜多。晓之~理。赠~鲜花。

      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3.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4.表示目的:~广视听。~待时机。

      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姓。

      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


    • 读音:bí

      鼻bí

      1.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子。

      2.鼻儿,器物突出带孔的部分:针~儿。门~儿。

      3.创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