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ǐ
否
jí
极
tai
泰
huí
回
pǐ jí tai huí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连动式成语
古代成语
否極泰迴
The best of times
见“否2极泰来”。
明·沈采《千金记·漏贼》:“想何年甚时,否极泰回,夫荣子贵。”
否极泰回作谓语、宾语;指厄运
否fǒupǐ
[fǒu]
1.不是这样,表示不同意。
2.否定:~决。~认。
3.“是否”“可否”等表示“是不是”“可不可”等意思。
[pǐ]
1.坏;恶:~极泰来。
2.批评人家的坏处:臧~人物(评论人的好坏)。
极jí
1.顶点;尽头:登峰造~。无所不用其~。
2.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北~。阴~。阳~。
3.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一时之盛。
4.最终的;最高的:~度。~端。~量。
5.“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
6.姓。
泰tài
1.平安;安宁:~然。国~民安。
2.极;最:~西。
3.太;过甚:简略~甚。富贵~盛。
4.姓。
回huí
1.曲折环绕:~旋。巡~。迂~。~形针。峰~路转。
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家。~乡。送~原处。
3.掉转:~头。~过身来。
4.答复;回报:~信。~敬。
5.回禀。
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了。
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来了一~。听过两~。那是另一~事。
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抄本《红楼梦》。
9.回族:~民。
10.姓。
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一个包裹。书报阅后,请放~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