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ù
去
àn
暗
tóu
投
míng
明
qù àn tóu mín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连动式成语
近代成语
去暗投明
forsake darkness for light
脱离黑暗势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今愚弟来归,实是去暗投明,脱鬼成人之幸。”
去暗投明作谓语、定语、宾语;
孙中山《敬告同乡书》:“非真有反清归汉、去暗投明之心也。”
弃暗投明背暗投明
去qù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路。~向。从成都~重庆。他~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国。~世。~职。~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
4.除去;除掉:~病。~火。~皮。这句话~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年。~秋(去年秋天)。~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听报告~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了!⑿去声:平上~入。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捎~。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过去)。让他说~(=下去)。一眼看~(=上去)。
暗àn
1.光线不足;黑暗(跟“明”相对,下同):太阳落山了,天色渐渐~下来。
2.隐藏不露的;秘密的:~号。明人不做~事。
3.糊涂;不明白:~昧。兼听则明,偏信则~。
4.(颜色)浓重,不鲜明:~紫。~绿。
投tóu
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2.跳进去:~河。自~罗网。
3.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
4.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
5.发向:~射。~影。
6.寄,递送:~递。~稿。
7.合:~合。意气相~。
8.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
明míng
1.明亮(跟“暗”相对):~月。天~。灯火通~。
2.明白;清楚:问~。讲~。分~。去向不~。
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说。~令。~沟。~枪易躲,暗箭难防。
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英~。精~强干。耳聪目~。眼~手快。
5.光明:弃暗投~。~人不做暗事。
6.视觉:双目失~。
7.懂得;了解:深~大义。不~利害。
8.表明;显示:开宗~义。赋诗~志。
9.明明:你~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
10.次于今年、今天的:~天。~晨。~年。~春。
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