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ì
似
céng
曾
xiāng
相
shí
识
sì céng xiāng shí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佀曾相識
deja vu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似曾相识紧缩式;作谓语、定语
瞿秋白《赤俄之归途》:“忽然有一位似曾相识的女郎跑来,才为我解围。”
似sìshì
[sì]
1.像;如同:~是而非。何其相~乃尔。
2.副词。似乎;好像:~属可信。貌~有理。
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一天。
[shì]
〔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大雨。飞也~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
曾zēngcéng
[zēng]
1.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祖父的父亲)。~孙(孙子的儿子)。
2.古又同“增”。
[céng]
1.副词。表示从前经历过:未~。~来过。
2.古又同“层”。
相xiāngxiàng
[xiāng]
1.互相:~像。~识。~距太远。不~上下。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瞒。好言~劝。
3.姓。
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亲。~中。
[xiàng]
1.相貌;外貌:长~。聪明~。可怜~。狼狈~。
2.物体的外观:月~。金~。
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坐有坐~。
4.相位。
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
6.相态。
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马。
8.姓。
9.辅助:吉人天~。
10.宰相:丞~。
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
识shízhì
[shí]
1.认得:~字。相~。
2.知识:常~。学~。
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远见卓~。
[zhì]
1.记住:博闻强~。
2.标志;记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