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zhòng

kǒu

众口一辞

众口一辞意思

  • 解释: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 出处:

    宋 欧阳修《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

  • 语法:

    众口一辞作谓语、定语、状语;

  • 示例:

    田汉同志的《关汉卿》是一出好戏,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烈,这一点几乎是众口一辞。 ★夏衍《读〈关汉卿〉杂谈历史剧》

众口一辞成语造句

  • 1、对伏羲始作八卦,从先秦的《易》经、汉朝的纬书,直至清代的解经著作,历代学者都是众口一辞,认为是无可置疑的。
  • 2、那兰琳城守赵翎什么背景?那兰琳密防司之人又如何的众口一辞?那云水镜如今又在何处?
  • 3、众口一辞,赞美奋斗者的胸怀宽广,勇气十足,他们用双手托起自己的梦想,为世界带来了无尽的可能。
  • 4、众口一辞,赞美孩子们的纯真与智慧,他们是未来的种子,茁壮成长,用青春的力量书写了美好的未来。
  • 5、众口一辞,讴歌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山川湖海,花草树木,在一片绿色中静静地诉说着生命的意义。
  • [查看详情]

成语众口一辞单字解释

  • 读音:zhòng

    众zhòng

    1.许多(跟“寡”相对):~多。~人。寡不敌~。~志成城。

    2.许多人:听~。观~。群~。~所周知。

    3.姓。


  • 读音:kǒu

    口kǒu

    1.嘴。

    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海~。

    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出~转内销。~外。古北~。

    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支援。文教~。专业不对~。

    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儿。瓶子~儿。

    6.指人口:户~。拖家带~。

    7.指口味:~重。

    8.破裂的地方:裂~。疮~。

    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了。

    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

    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人。一~猪。两~缸。


  • 读音:yī

    一yī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 读音:cí

    辞cí

    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

    2.言语文词:~令。修~。

    3.告别:~行。

    4.不接受;请求离去:~谢。~职。

    5.解雇:~退。他被老板~了。

    6.躲避;推托:万死不~。不~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