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不
zì
自
yóu
由
wù
毋
nìng
宁
sǐ
死
bù zì yóu,wù nìng sǐ
中性成语
复句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不自由,毋寍死
No freedom, no death
毋宁:同“无宁”,宁可,不如。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岂不闻欧美人嘴唇皮挂着的话说道:‘不自由,毋宁死’。”
不自由,毋宁死作谓语、分句;指人追
哥哥岂不闻欧美人嘴唇皮挂着的话说道:“不自由,毋宁死”,……(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不bùfǒu
[bù]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
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
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
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
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
[fǒu]
相当于“否”
自zì
1.自己:~动。~卫。~爱。~力更生。~言~语。~告奋勇。~顾不暇。不~量力。
2.自然;当然:~不待言。公道~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有许多话说。
3.姓。
4.从;由:~小。~此。~古。~远而近。~北京出发。选~《人民日报》。来~各国的朋友。
由yóu
1.原因:原~。事~。理~。~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2.自,从:~表及里。~衷(出于本心)。
3.顺随,听从,归属:~不得。信马~缰。
4.经过,经历:必~之路。~来已久。
5.凭借:~此可知。
6.古同“犹”,尚且,还。
7.古同“犹”,犹如,好像。
8.姓。
毋wú
1.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妄言。宁缺~滥。
2.姓。
宁níngnìngzhù
[níng]
1.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
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
3.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三年”。
4.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5.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6.姓。
[nìng]
1.情愿:~肯。~死不屈。~缺毋滥。
2.岂,难道:王侯将相~有种乎?
3.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唯是。
[zhù]
1.贮藏;积聚。同“贮”。
2.久立。同“伫”。
3.大门与屏风之间。
死sǐ
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亡。~人。这棵树~了。~棋。~火山。
2.不顾生命;拼死:~战。~守。
3.至死,表示坚决:~不认输。~也不松手。
4.表示达到极点:笑~人。高兴~了。~顽固。
5.不可调和的:~敌。~对头。
6.固定;死板;不活动:~脑筋。~心眼。~规矩。~水。开会的时间要定~。
7.不能通过:~胡同。~路一条。把漏洞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