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大全
您的足迹:

成语大全搜索

sān

gāng

cháng

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意思

  • 解释: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 语法:

    三纲五常联合式;作主语、宾语

  • 示例:

    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 近义词:

    清规戒律

  • 反义词:

    离经叛道

三纲五常成语造句

  • 1、儒家作为主流文化,其思想核心为提倡“仁爱”、“克己复礼”、“舍生取义”等,注重“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以及“八目”的个人修养。
  • 2、儒生李旭阳家道中落,当再次拥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时,他放弃了以往所谓三纲五常,作出一个郑重无比的决定—当一个乱臣!
  • 3、虽然还未被提升到整个社会必须要奉为圭臬的程度,但儒家学子自小学习论语,对三纲五常的理解可谓铭刻在骨。
  • 4、我们坚决反对三纲五常
  • 5、一块清凉石,一串佛珠,牵引她穿越三百年,穿越三从四德,穿越三纲五常
  • [查看详情]

成语三纲五常单字解释